俄超没有中超(俄超和中超哪个水平高)

2025-10-02 30阅读

关于俄超的问题

俄超在09/10欧战名额是根据2008赛季俄超名次所确定的,俄超不同于其他欧洲联赛那种跨年度赛事,由于气候的原因跟我们的中超相似,就是一年为一个赛季不跨年度。总体来说俄超名额跟欧冠进程显得不协调,比如09/10欧战开始时,俄超的2009还未结束。

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危机问题。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危机问题对俄超参加欧冠联赛产生影响。国际足联和欧洲足球协会联盟是负责管理国际足球比赛和赛事的组织机构,出现严重的政治或安全问题,会采取暂停或取消俄超参赛的决定。

俄罗斯足球在过去曾经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但目前并不以技术足球著称。 俄罗斯超级联赛(俄超)的防守水平较高,球队之间身体对抗激烈,但进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表现为进球数较少。

常规赛后8名进入护级附加赛,榜尾2队直接降班,由甲组联赛冠亚军取代。而尾四名则与甲组联赛第四名再角逐来季最后一个超联席位。该赛季的俄罗斯杯冠军可参加下个赛季欧洲联赛资格赛第四轮,若俄罗斯杯冠军已获得冠军杯资格,则亚军替补参加,否则欧洲联赛名额递补给联赛。

与莫斯科鱼雷相比,索契在上赛季的俄超联赛中表现出色。他们以17胜5平8负的成绩积56分,最终取得俄超联赛第2名的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球队强大的进攻火力,他们上赛季的进球数仅次于冠军泽尼特。然而,进入新赛季前,索契也面临了一些人员流失的问题。

俄超没有中超(俄超和中超哪个水平高)

卡拉斯科在中超的表现如何?有没有可能被欧洲豪门重新邀请回去?

卡拉斯科在中超的表现整体来说算是外援里的佼佼者。他在大连人效力期间数据亮眼,场均能制造0.5个进球以上,突破能力和传中质量明显高出本土球员一截。不过后期因为球队整体实力下滑,他的数据有所回落。

因此,卡拉斯科将很可能是今年中超重新“引进”的最大牌球星,他作为比利时当红国脚,身价仍然达到225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7亿!目前大连人俱乐部拥有5名外援,球队新引进了2名瑞典国脚级球星,而卡拉斯科如果回到大连人,依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甚至还可以当做球队的头号巨星。

所以说,在今夏的转会市场上,中超大连人队选择放走卡拉斯科去马竞这是最为正确的选择。毕竟现在的27岁边锋卡拉斯科是难堪大用的,他既没有中超归属感,同时水平也是下滑得厉害。因此大连人放弃他,的确是未卜先知。

在来到大连一方后,经过赛季初的调整之后卡拉斯科逐渐成为了队中的大腿球员,他的速度和盘带都非常出色,他如此高的竞技水平让他在中超联赛中游刃有余,两个赛季中,卡拉斯科为大连出站52次,收获24球17助攻,效率不俗。

没有了出场的保证,卡拉斯科就失掉了极大的机会证明自己。两队对抗强度不同以及队伍的错用中超与西甲这两支队伍的对抗强度是存在的极大的不同,卡拉斯科在中超队的时候能打得非常宽腾,因为个人的实力是存在的,而且中超的水平与西甲相比更低一等。

结果正是他的出场,令马竞获得了理想的分数,而西蒙尼更是在赛后直言卡拉斯科正在重新成为决定性球员。这场比赛,虽说卡拉斯科没有打进进球,但是球队的两粒进球却都与他有关,因为正是卡拉斯科制造了两粒点球,马竞才两度扳平比分。

俄罗斯联赛为什么可跨年举行,而中超却不行

俄超起初是自然年赛制,这是出于气候影响的考虑,联赛不像其他欧洲主要联赛那样为跨年度举行,而是在同年内的3月至11月进行。不过,这种自然年的赛制对俄罗斯球队的欧战表现造成了负面影响,哪怕期间曾有泽尼特问鼎欧联杯。

第一,中国北方冬天太冷,有时候有零下三十度,估计只能滑冰了,而且冬天面临过春节,中国人更注重这个,希望可以到时候休息。第二我们高水平的球队太少,不想欧洲联赛球队那么多,比赛也多,我们常规时间,正常气候的时候就可以都踢完。

中超联赛对于亚冠跨年赛制的改革则持观望态度。目前,中超还没有让赛制做出改变的计划。中超高层认为,想实行跨年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气候差异、赞助商意愿、球迷反馈等。他们担心改制会给联赛和球队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选择保持谨慎和观望。

中超联赛赛制不跨年夜的原因是中国幅员辽阔,再加上冬季寒流,至少三到四个月不适合中国北方足球。

有消息称,2023赛季的中超联赛将保持全年制,今年还会恢复主客场制度,联赛最早会于今年4月中旬开赛。受到包括卡塔尔世界杯等多因素影响,亚足联已经将2022年的亚冠联赛实行了跨年制,决赛也会在5月进行。而2023年的亚冠,很有可能继续2022年的跨年制度,这也是为了能够和欧洲联赛接轨。

中超联赛作为中国的顶级足球联赛,虽然未能有球队直接参加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但在国际足球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关于FIFA19可能加入中超联赛的消息,目前虽未得到官方正式确认,但已有一些迹象和推测表明这一可能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333体育直播平台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